糖價創(chuàng)5年新高,供需缺口約660萬噸
2023-05-22
資料來源:證券時報 發(fā)布人:沙怡含
機構分析指出,由于今年我國有大約660萬噸的食糖供需缺口,同時進口利潤倒掛嚴重,糖價基本面上漲邏輯仍未見實質性改變。
白糖價格逼近7000元/噸 創(chuàng)5年來新高
今年以來,國內外糖價持續(xù)走高,當前國內期現貨糖價均處在多年來的歷史最高水平。據生意社,截至5月19日,白糖市場價格為6900元/噸,較去年底漲幅達到19.25%。與歷史對比來看,白糖價格已經創(chuàng)下2018年以來的新高。
中國糖業(yè)協會發(fā)布的全國食糖產銷數據顯示,2022年/2023年制糖期(以下簡稱“本制糖期”)截至今年4月底,甜菜糖廠已全部停機,甘蔗糖廠除云南省有3家尚在生產外,其他?。▍^(qū))糖廠已全部收榨。
據消費日報,聯合國糧食及農業(yè)組織(糧農組織)發(fā)布的報告顯示,4月國際食品價格指數出現1年以來的首次回升,食糖、肉類及大米的世界報價上漲。糧農組織食糖價格指數4月環(huán)比上漲17.6%,創(chuàng)2011年10月以來的新高。
消息面上,據環(huán)球時報,作為全球主要產糖國之一,印度正面臨甘蔗產量下降危機,加上政府實施的出口限制,世界各地的糖價可能會進一步飆升。
2023年我國食糖供應面臨缺口
據了解,全球主要生產國和地區(qū)包括巴西、印度、歐盟、泰國、中國、美國、墨西哥、俄羅斯、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等,其中前十位食糖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76%;前四大出口國分別是巴西、泰國、澳大利亞和印度,整體貿易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7%。
我國是重要的食糖生產國和消費國,糖料種植在我國農業(yè)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,其產量和產值僅次于糧食、油料和棉花,居第四位。由于國內糖料作物種植面積增長有限,國內糖料作物產量也增長緩慢且有限,因此我國食糖產量整體保持平穩(wěn)發(fā)展,年產量在1000萬噸左右。目前國內食糖消費量每年在1500萬噸左右,缺口部分通過進口糖補充。
雖然我國食糖年均消費總量位居全球第三,但僅占全球消費總量的8.9%,處于較低水平;目前我國人均年食糖消費量已突破10公斤,但仍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%,食糖消費存在增長潛力。
期市有風險,入市需謹慎。本文內容均來源于公開可獲得的資料,僅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