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價“金三”旺季回落,“銀四”預期向好:鋼企盈利“艱難”修復中
2023-03-27
文章來源:財聯社 發(fā)布人:沙怡含
年后鋼材價格在經歷一個月的上漲后,開始向下尋求支撐。多地市場人士表示,受到外部宏觀經濟及供需因素影響,本周鋼材市場交投熱度有所降溫,旺季“金三”下旬鋼價出現較大幅度下跌,鋼材市場情緒有所回落,但業(yè)內人士均對“銀四”市場需求情況保有較高期待。
與此同時,1-3月鋼企盈利情況整體呈回升趨勢,但較去年同期仍有較大差距。隨著需求好轉,以及成本端壓力緩解,鋼企盈利有望逐漸修復。
鋼價高點回落 市場情緒暫時走弱
通觀國內各地鋼材市場,三月下旬市場價格和市場情緒都出現明顯回落?,F貨市場及期貨市場螺紋鋼、熱卷主力合約價格本月最高回落300元/噸,其中螺紋鋼表現較熱卷更為弱勢,RB2305合約價格從月中最高4401元/噸回落至4090元/噸附近。
海外宏觀風險持續(xù)累積,國內地產端需求疲軟,疊加多地受近期天氣影響施工進度減緩,是價格回落主要原因,據多地鋼材貿易商表示,近期市場交投活躍度有所減弱。
據相關鋼鐵企業(yè)負責人表示:“近期市場走貨還可以,但也受到一定影響,價格下跌后市場觀望情緒加重,有下游貿易商提貨速度減慢。”
山東某大型鋼貿企業(yè)負責人也曾表示,近期明顯感受到市場車輛減少,“少了六七成”。
據相關業(yè)內人士分析,近期貿易商市場的需求比前一段時間清淡一些。但鋼貿市場出貨差可能并不一定是整個市場的需求下降,也有鋼廠迫于自身出貨壓力,擠壓了貿易商的出貨空間的原因。市場整體需求從西南地區(qū)來看的話,還沒有出現明顯下滑的跡象。
有相關人士走訪后認為,華南地區(qū)鋼材終端需求表現及資金緊張情況有一定分化。其中基建、家電及造船用鋼需求較好,房建、汽車等終端需求較差。卷板貿易商普遍看好旺季需求,目前在手庫存均有下滑;但建材貿易商較為謹慎,主動出貨意愿較強。
鋼貿商反饋總體與鋼企感受基本一致,從下游訂單情況具體來看,造船、風電、壓力容器需求持續(xù)穩(wěn)定較好;工程機械、家電行業(yè)較需求較最差時期有所回升;汽車行業(yè)需求平穩(wěn),其中新能源汽車繼續(xù)保持高景氣度;取向電工鋼和油氣行業(yè)需求維持較好水平;受房地產拖累,建筑用鋼需求仍然疲軟,改善尚不明顯。
也有業(yè)內人士認為,近期鋼材下游需求方面熱卷出口較好,同時國內工業(yè)制造需求對板材市場恢復有較大帶動,現在拖累市場的主要是地產端,螺紋帶動板材、熱卷等產品價格回落。綜合市場各類因素,利多少利空多,當前價格支撐較弱,且隨著價格的回落,市場終端和鋼貿商觀望情緒加重。
整體來看,三月份市場供需無論同比還是環(huán)比都是轉暖的。近期價格回落更多的是由于前期市場預期較高,推動鋼價漲至一定高位后需求偏差,市場情緒逐漸冷靜后出現的調整。“銀四”市場預期仍在,年內粗鋼可能繼續(xù)減產。盡管三月下旬鋼材市場價格出現較大回落,但業(yè)內人士對四月市場需求仍保持較高預期。
從貿易商角度來看,現在不管庫存大小,對后面都挺樂觀的。一方面四月是美聯儲加息的空檔期,同時也是傳統(tǒng)旺季,市場心態(tài)比較樂觀,對后市還是有一定的期待。
從歷年來看,四月份是全年最好的時候之一。各類工程在4月之后基本都會動工,樂觀預期下周市場就有回升機會。三月份下旬走弱也是對預期差的一個修正,隨著我國經濟企穩(wěn)增長,會產生需求的示范效應,在不考慮海外風險事件的情況下,四月份現貨和期貨市場都會有企穩(wěn)反彈的機會。
從全年市場來看,隨著近期鋼材市場交投減弱,為保持全年鋼鐵市場整體供需平衡,有業(yè)內人士再次提出年內粗鋼或繼續(xù)“減產”。有外媒稱今年國內粗鋼減產或達到2.5%即2545萬噸,全年產量降至10億噸以內。
部分鋼企也預期今年或將減產限產。據相關調研數據顯示,2023年將大概率繼續(xù)延續(xù)限產政策,鋼鐵供給持續(xù)受限。2022年下半年以來,受需求轉弱影響,鋼鐵行業(yè)自發(fā)性減產。目前國家對鋼鐵行業(yè)實行產能、產量“雙控”的產業(yè)政策,預計今年限產政策將繼續(xù)保持連續(xù)性,鋼鐵行業(yè)供給端將持續(xù)受控。但減產目標或計劃目前尚未得到確切信息,中國鋼鐵行業(yè)目前是充分市場化的行業(yè),粗鋼減產也受市場調節(jié)的作用,如果行業(yè)遇到寒冬,企業(yè)自行減產、停產主要是受供需的影響。全年來看,在鋼材減產、鋼企重組、“雙碳”和環(huán)保政策作用下,國內鋼材市場供需不會出現大的不平衡狀態(tài)。
鋼企成本壓力轉移至鐵礦石端
鋼企盈利仍在“艱難”修復中。一方面,澳煤進口和國內煤炭供需情況好轉,帶動焦煤價格回落,鋼企燃料成本端壓力降低,但另一方面,鐵礦石價格步步緊跟鋼材價格上漲,甚至出現超前上漲,鋼企礦石原料成本上漲,吞噬盈利空間。
今年鋼鐵行業(yè)原料端壓力已從焦煤轉移到了鐵礦石。從去年11月份后,每噸鐵礦石的價格從最低80美元漲至130多美元,漲幅超過60%,強于鋼材價格漲幅,鋼企盈利情況雖然從去年下半年的全面虧損逐漸改善到基本持平,但沒有太大的盈利,主要就是鐵礦石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。
而焦煤供需方面,隨著澳煤進口的放開,雖然當前價格出現一定倒掛,但是市場供需緊張情況已出現扭轉,同時隨著國內動力煤供給的充裕,配煤等中間煤種回流焦煤市場,焦煤整體供需逐漸寬松。從當前市場供給來看,煤炭的供應預計會有所改善。
總體來看,1-3月鋼企盈利情況整體呈回升趨勢,但較去年同期仍有較大差距。部分企業(yè)在考慮綜合費用之后,目前仍有虧損。
有相關鋼企負責人表示,原料成本4000元/噸左右,鋼材價格在4030-4050元/噸附近。由于西南地區(qū)目前鋼價偏低,屬于國內價格洼地,在考慮了三項費用后,部分鋼企仍處于虧損狀況。整體來看目前鋼企的噸鋼毛利處于盈虧平衡點附近波動,短流程企業(yè)較長流程企業(yè)稍好。